首页

艾丝带新人

时间:2025-05-28 19:05:28 作者:中方介绍对沙特、阿曼、科威特、巴林试行免签情况 浏览量:31440

  中新网泉州10月30日电 (吴冠标)今年是马可·波罗逝世700周年,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。30日,福建泉州举办“马可·波罗逝世700周年”纪念活动,纪念马可·波罗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,进一步发展中意友好关系,增进两国人民的情谊。

  马可·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。13世纪,马可·波罗在中国旅居17年后,从“东方第一大港”泉州出发,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回到故乡威尼斯。他在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描述道:“刺桐(今泉州)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,大批商人云集这里,货物堆积如山,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。”

  当天,“马可·波罗”雕塑揭幕。该雕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强创作,坐落于泉州市丰泽区法石片区石头街草坪,高3米,底座1.25米,共4.25米;附近有江口码头、真武庙、法石宋代沉船遗址、马可·波罗巷等历史遗存。

30日,“马可·波罗”雕塑在福建泉州揭幕。 吴冠标 摄

 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参赞韩晓燕指出,泉州在历次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过程中,都扮演了非常醒目的角色。13世纪,马可·波罗克服艰难险阻来到中国,并曾在泉州驻留,亲眼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繁荣。此次活动的举办,不仅是为了缅怀马可·波罗的卓越贡献,更是为了弘扬他所代表的和平友好、开放包容的精神。

  “这座雕塑是对马可·波罗的致敬,是意大利和中国两国友谊的生动标志,更是对人类永恒的求知欲和冒险精神的赞美。”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说,希望这座雕塑能激励更多人去探索世界,在世界各地架起理解和友谊的桥梁。

30日,“马可·波罗”雕塑在福建泉州揭幕。图为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致辞。 吴冠标 摄

  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后,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,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。近年来,泉州高度重视与意大利地方的交流合作,双方不断加强在纺织服装、鞋业鞋机、石材加工、陶瓷工艺等领域的合作,“丝路情缘”得到持续深化。

 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表示,“马可·波罗”雕塑是泉州与世界友好交往的象征,更是对那段辉煌历史的敬意与传承。希望以建造“马可·波罗”雕塑为契机,进一步推动泉州与意大利在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,为实现双方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  据了解,此次活动还将举办“马可·波罗与中国”交流分享会,针对“马可·波罗与中国”“马可·波罗与丝绸之路”“马可·波罗时代的历史、文物、考古相关研究”“元代泉州与东西方文明”等议题进行交流分享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太原11月13日电 (刘小红)13日,记者从山西省委宣传部、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”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问题,山西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,并在政策落实、招聘对接、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,以全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。

广州破局政商交往“灰色地带”

柬埔寨国会主席昆索达莉当日主持特别会议,就上述人事任命进行信任投票。2月16日,柬首相洪玛奈提议任命公务员事务部大臣洪玛尼为副首相。

71岁老人逃生后为抢救室内现金重返火场遇难 消防:逃离后勿重返火场!

郑成功生于1624年,福建南安人。1661年至1662年初,他挥师东征,驱逐荷兰侵略者,收复沦陷了38年的台湾。因在台兴农商、垦荒地、建学校,郑成功被台湾百姓尊称“开台圣王”,也以“国姓爷”称之。

焚烧怕有污染,不烧影响生产:秸秆处置何解?

西藏林芝: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开赛

重庆8月23日电 (记者 钟旖 刘相琳)跨省工作也能享受同城待遇。23日,户籍在四川省广安市的熊女士,在其上班所在地——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直接办理了居住证。她感慨,不用再等居住满半年,搬到茨竹镇居住就完成了办理,“太方便了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